不被看好的鋅
記得去年國際機構對銅鋅鋁鎳等幾個品種2019年的行情做了調查,最看好的是銅,因為銅進入了供應減產周期,庫存本身也不算高,最被機構看好;其次看好鎳,可能對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有一些期待;再次是鋁,當然并不是看好鋁,鋁本身內外庫存較高,只不過價格已經跌下去了,所以下跌的空間可能更小一些;最后是鋅,因為國外的一些礦石開始復產,鋅礦供應進入了供應增產周期,鋅的供需關系預期會惡化。
年初的時候,由于中美貿易戰(zhàn)的影響,整個宏觀預期也偏空,鋅在自身產業(yè)供應預期偏空,疊加宏觀需求預期偏空的雙重悲觀預期下,期貨價格一路下跌,大家空得都比較開心,但后來鋅卻出現(xiàn)了暴力反彈,包括之后很多次突破做空鋅的交易者往往都會遭遇暴力反彈止損。與此同時,最不被市場看好的鋅,目前卻依然保持最強勢的back結構,而銅和鋁品種卻變成了contango結構。

做空鋅的邏輯
我個人認為,市場上做空鋅普遍基于兩個邏輯:
1)供應端的邏輯:鋅礦供應↑——TC↑——鋅錠供應↑——庫存↑——鋅錠價格↓
2)需求端的邏輯:宏觀↓——需求↓——庫存↑——價格↓
從邏輯上來說,是沒有問題的,提出做空鋅的邏輯,是基于上述大膽假設,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小心求證,去驗證這兩條邏輯中的關鍵指標,從而來證實或者證偽自己的邏輯判斷。
先來看供應端,鋅礦供應增產是確定無疑的事情,其結果必然是礦商在談判中處于被動低位,而冶煉廠在談判中處于主動地位,所以加工費必然是上升的,然后我們就去關注加工費這個指標。從SMM網站上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無論是國產礦還是進口礦,加工費確實都上漲了很多。

接下來就是鋅錠的供應是否增加,我們都知道利潤是任何一個行業(yè)或產業(yè)的生命線,有了利潤才會進行生產或者加大生產,最終形成產量使得鋅錠的供應增加,即:利潤——>開工率——>產量。所以在加工費上漲之后,我們需要關注冶煉企業(yè)的開工率,來驗證自己的邏輯是否行得通,然而,開工這里受到種種因素制約,例如環(huán)保限產等,像這種屬于被動降低開工率,要考察其可持續(xù)性;另外還有沒有主動降低開工率的原因,這個也需要去考察。
其實,鋅的供應遲遲無法增加,主要是受制于冶煉產能的投放,所以后面庫存大幅累積也證偽了,盤面上的走勢總是在預期主導下的下跌,然而現(xiàn)貨緊張所以價格堅挺,結果期現(xiàn)價差拉得比較大,每當臨近交割時,就容易出現(xiàn)擠倉情況,所以總是下跌之后又暴利反彈,空鋅空的非常難受,尤其是做突破跟隨去追空的,幾乎都是空在了反轉的位置。
需求端的邏輯其實也是被證偽的,一方面中美貿易戰(zhàn)開始逐漸和解,宏觀預期開始改善,不像之前那么悲觀;另一方面國內貨幣政策又開始大水漫灌,資金面比較充足,再加上股市漲得也不錯,整個宏觀預期一下子就扭轉了,再加上庫存也并未大幅累積,所以需求端這邊也和預期的不太一致。
所以空鋅的兩條主要邏輯,供應端的問題出在了冶煉開工率那里,即冶煉廠環(huán)節(jié)把供應端的邏輯給暫時否定了;而需求端的問題在于宏觀預期發(fā)生了明顯轉變。
冶煉開工率為什么上不去?
冶煉廠的開工率一方面可能受到環(huán)保因素的制約,另一方面主要取決于冶煉廠的利潤。我們在進行邏輯演繹的過程中,稍微出現(xiàn)了一些小問題,其實以下兩點是有一點點卻別的:
1)TC↑——鋅錠供應↑
2)利潤↑——鋅錠供應↑
我們上面供應端的邏輯采取的是加工費增加,所以推理出鋅錠供應會增加,大概率是這種情況,但實際上更嚴格的來說,應該是冶煉廠利潤增加導致鋅錠供應增加。而冶煉廠和礦商之間采取了二八分享機制,冶煉廠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,一是基準加工費,二是利潤分成。
所以,對于冶煉廠來說,它不僅需要考慮TC,還需要考慮鋅錠的價格,因為煉廠利潤與鋅價是相關的,一般以15000為基準,當鋅價高于15000時,冶煉廠的利潤分成=(鋅價-15000)x20%,所以利潤分成再加上基準的加工費TC,才是冶煉廠的收入。然后再把收入和成本進行比較,看看利潤情況怎么樣,當然不同企業(yè)不同的生產工藝成本也不同,比如采取濕法冶煉的耗電比較多,一般煉1噸鋅消耗3500度左右電。
所以從冶煉廠的利潤構成來看,并不是僅僅因為TC上漲了,它就什么也不顧了,瘋狂增加開工率,因為它需要的是加工費和利潤分成綜合利潤的最大化,而不是加工費最大化或者利潤分成最大化。從貪婪的角度來講,對于煉廠來說,利潤最大話的方式就是,TC最大化,同時利潤分成也是最大化,TC最大化這個取決于鋅精礦的供應情況,而利潤分成的最大化取決于鋅價,所以冶煉廠會想法設法希望鋅的價格更高,所以冶煉廠它是天然的多頭,就容易聯(lián)合起來減產,或者降低開工率,這是基于利潤最大化考慮下的主觀控制開工率的原因。
滬鋅應該怎么做
我認為上述做空鋅的邏輯,尤其是第一條邏輯,它只是階段性被證偽,邏輯本身沒有問題,后面還是需要繼續(xù)關注其中的具體指標的驗證情況,不排除后期開工率大幅提升,庫存累積,價格下來了。由于市場對供應端始終存在這樣一個預期,所以空鋅最好是不要去做突破跟隨,而是反彈逢高去空,可能更好一些,因為這種供應端偏空的預期一直存在,隨著鋅價走高,會被這類預期的資金打壓下去;反之,如果你去做突破跟隨,往往是低的價格,甚至貼水比較大,如果盲目根據(jù)技術分析,突破再去空,就容易被做現(xiàn)實的產業(yè)資金給拉起來,甚至發(fā)生逼倉。所以,從供應端這個角度來講,空鋅最好是反彈逢高去空,不要采取突破跟隨去空。
另外,需求端的邏輯其實比較難以把握,因為市場預期不穩(wěn)定,宏觀預期隨時可能發(fā)生扭轉,比如最近其實宏觀預期又不如之前好了,之前預期會降息,現(xiàn)在看來似乎又要落空。需求端這條邏輯,從宏觀預期,到需求情況,到最終的庫存情況,除了最終的庫存可以作為一個可視的指標之外,其他的都不太容易把握和確定,所以總體來說,這條邏輯不如供應端的那條邏輯穩(wěn)定和好把握一些。